• 同日电机
    • 同日电机
    • 同日电机

    专访同日集团董事长姚万军:营收超5亿,让“青岛造”享誉全球

    作者:同日集团 日期:2019-03-11 00:00:00 浏览:0

    同日企业拥有员工近500人,营业额5个亿,在新加坡、(华东)昆山、(华南)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建立了工厂基地;在北京、上海、重庆、泰国设立了公司或办事处的跨国企业。谁也没有想到,20年前,这家公司老板员工只有一人,在新加坡艰难经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同日集团的董事长姚万军最有发言权。


    新加坡努力创业 靠产品站稳脚跟

    姚万军出生于60年代,80年代,作为天之骄子的姚万军从河南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制粉厂工作,平淡的工作一天天过去,姚万军过着简单平稳的日子。虽然日子过的简单,可是当时厂里的人都知道,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姚万军头脑灵活,做事认真。


    这种平淡的日子在1997年被打破,中国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生活被平常老百姓所接受,不少人不安于国内的现状,对国外生活充满向往,纷纷踏上了出国的旅途,姚万军也不例外,受到哥哥的邀请,姚万军踏上前往新加坡的飞机,开始了新加坡的追梦之旅。


    初来新加坡的姚万军人生地不熟,在哥哥的帮助下,在新加坡找了一份机械工程师的工作。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新加坡生活的艰辛却让姚万军始料未及,快节奏的生活压给了姚万军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刚刚去新加坡满一年的姚万军遇到了98年金融危机,这给了姚万军致命的打击,一直顺风顺水的他第一次品尝到了失业的滋味。


    当时摆在姚万军前面的路有两条,要么在灰溜溜的回国,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下,要么咬紧牙关,在新加坡创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很明显,姚万军选择了后者。1998年,姚万军带着所有的家当成立了新加坡同日私人有限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产品。

    姚万军说,公司成立之初非常艰难,虽然是个公司,但其实所有的员工只有他一个人,熬夜画图纸、自己联系制造厂这都是家常便饭,姚万军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在创业之初,他和她太太两个人冒着大雨在院子里工作的场景,当时由于公司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有的设备甚至要安装调试好几个昼夜,在交货后,自己的脚都发软,眼冒金星。


    虽然工作艰苦,但是姚万军坚信工业自动化一定是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因此他咬牙坚持,也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同日的梦想也开始生根发芽。


    姚万军说新加坡的工作经历给了自己很多的经验,这其中宝贵的就是诚实,“诚实既有对自己员工的,更要对待每一个客户,兑现承诺。承诺要郑重其事,做出承诺后不管是否有利润,都要尽心尽力做好。”


    姚万军清楚的记得,当时在新加坡自己费力很大的力气拿到了惠普的订单,但是为了赶工期,给客户提供了一个旧气缸,货送去后,对面的负责人没有说话。但是第二天,姚万军心里还是不舒服,就向对方主动坦白了这件事。


    谁知道对方其实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就像看看姚万军是不是诚实,“多亏你说了。你如果不说我就不付你钱。如果你预算不够,下回我可以补给你。如果你是以假充好,以后我们的单子你就别做了。我不喜欢不诚实的人。”这件事对姚万军的触动很大,以后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事先都主动和对方沟通,做到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的做人,诚实也成了同日集团的座右铭。


    看到祖国发展潜力,回国二次创业获得成功


    经过几年的发展姚万军的公司终于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新加坡的生意也逐步走向了正轨,2000年前后,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姚万军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召唤,为了让公司更好的发展,2001年,姚万军回到上海浦东,在金桥租了一个简陋办公室,带领几个兄弟开始了国内市场的创业之路。

    姚万军说,当时他已经在新加坡成家立业,有了小孩,回国创业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好在是得到了太太的支持,姚万军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五年的目标,五年之后一定要在国内做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相比较新加坡,国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由于姚万军的公司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产品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姚万军说,早期创业自己的兄弟同学帮忙不少,这给了同日集团很大的发展动力。正是有了兄弟朋友的帮忙,给同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早期给惠普、戴尔提供生产线到物流装备、再到后来的工厂智能制造。同日集团边经营便转型,但是无论怎么做,都是围绕先进制造这一主题来做,始终掌握核心技术。如今的同日已经拥有动磁式圆筒直线电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等多个发明专利,在钢瓶焊接、生产线制造等方面拥有世界高水平。


    本着“小规模,高技术,高回报”的商业模式,与市场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同日集团有员工近500人,营业额5个亿,在新加坡、(华东)昆山、(华南)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建立了工厂基地;在北京、上海、重庆、泰国也设立了公司或办事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不仅自己发展的好,同日集团还带动周边企业一同发展,作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同日集团还是一个孵化基地,通过资本的注入,技术的指导,带动一些小微技术型企业向前发展,目前,他们已经在现代农业、机器人制造等行业有所建树。


    无论企业发展到哪个阶段,人才都是同日集团发展的基础,因此,同日集团也提出了”未来共创享“的理念,把所有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来对待,通过让员工持股,享受集团发展的红利,让员工从打工者成为管理者,员工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


    同日集团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公司,姚万军常说,高学历有技术的工程师是人才,一线员工做饭阿姨也是人才。“只要对公司有作用的有贡献的人,都是人才。这就是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也是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在吸引人才和重用人才方面进行了升华,把业内那些身怀绝技、身经百战的精英吸引进来。不拘一格吸引各种人才,公司30%-40%的技术人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人才。


    这么多年,同日集团奇迹般的从来没有人才流失,辞职率为零。公司的氛围和员工能体现的价值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公司的科研水准也得到了保证。


    支持教育企业发展同时不忘社会责任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姚万军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日集团每年都会拿出相当比重的资金来支持教育事业,无论是平度当地中小学还是青岛科技大学这种高校,都有姚万军的身影,设立奖学金,修复校舍、操场,只要是有关教育的慈善支出,在姚万军这里一律同意。


    “孩子是国家、社会的未来,他们没有未来了国家怎么能进步,所以对于教育事业,我们一律支持。”姚万军坚定的说。姚万军已经记不清给多少的学校捐过钱了,但是通过他们的捐款,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当然对于企业员工这样的“自家人”姚万军更不会手软,在同日的各子公司都摆放着一个同日-天山慈善基金捐款箱,里面满满的承载着同日领导、员工、来访客人、社会友人对同日-天山慈善基金背后一个个故事的感动和对同日-天山慈善基金的支持,同日-天山慈善基金的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感谢白手起家创业时得到的社会友人赞助,同日把每年利润的1%放入同日-天山慈善基金,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用于员工子女奖学金等。


    谨记华侨身份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


    作为华侨,姚万军还在为推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发展中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成了姚万军的职责之一。多年来,姚万军经常跟随考察团回新加坡考察,促进内地在新加坡的投资和文化交流。随着内地经济,他在新加坡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祖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受他的影响,许多新加坡以及海内外人士来大陆参观学习考察投资。今年8月2号,河北进德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新加坡商会共同组织的“肿瘤扶贫救治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免费为1000位家庭贫困的肿瘤患者实施救助治疗,姚万军积极响应,捐款出力,推动这次扶贫活动向前发展。最近今年中国和新加坡的往来频繁,姚万军更是积极参与,亲力亲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作为企业的领路人,姚万军也感觉自己前进的道路越来越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姚万军说,这一路确实很辛苦,受了不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罪,他甚至已经不记得上次休假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依然会选择今天的道路,“它带给你是苦,但是苦之后是甜,创业之后带给你的快乐同样也是令人愉悦的”“没白活”这是姚万军给自己的总结,也包含着对以后的期望。